流动舞台车液压系统设计改进
2012-4-27 2:42:47 来源:商车天下 编辑:商车天下 有话要说 1 引曹
流动舞台车是近年米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的,展开后是一舞台,合拢则是集装箱,车内可存放道具等物品,见图1~4。该车适合艺术表演团体到工矿、农村、牧区等地方进行巡回演出。
操纵其电动开关按钮即可通过液压伸缩机构完成车厢的侧板、顶板的展开或合拢。使用的泵站及液压系统由某液压件厂配套提供。泵站的液压系统原理见图5。经使用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由此进行了改进设计。
2 存在的问题
展、合舞台板用时太长,展开达1 h、合拢达0.5h;左、右舞台板的液压缸串油,致使台板乱动作;泵站系统存在有负载启动、停止问题:展开时舞台板的支腿落地会发生撞击。
以上,有的属结构设训及选件问题,有的属液压系统原理问题。
3 改进设计
3.1 舞台板展合时间过长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该液压系统使用的油泵是CB-NE310泵,驱动用发动机怠速700r/min,每分钟供油量:Q≈6 L/rain。
舞台板展开需油量:4支大液压缸,缸径100、杆径60、行程1025 mm,全伸出共需油32L;4支小液压缸,缸径80,杆径50、行程750 mm,全伸出共需油15 L。8支液压缸全伸出共用时间:(32+15)/Q=7.83≈8 min。
理论上,舞台板展开用时8 min,但是实际需时1 h。用同样方法计算,理论上舞台板合拢用时4.2 min,但是实际用时0.5 h。
吸油管道内径理论计算:
式中:q为油液的流量,L/min,现取6 L/min;v为管内油液的流速,m/s,吸油管道取v≤0.6~1.3 m/s,一般取1 m/s以下,现取0.75 m/s。
根据以上结果查找原因,首先发现油泵吸油管道内径较小,为10 mm,而理论计算为13.04 mm,且较长,达3 m。更严重的是油泵在车下部发动机处 (与变速箱上的取力器联接),而油箱比汽车底板又高出500mm, (油箱高600 mm,见图3油箱位置)。吸油管路从油箱盖上开孔进入油箱内,从汽车下部引至高出汽车底板1.1 m处,又拐弯进入油箱下部油液中,油泵吸油严重不足,不能正常工作,且易发热,易损,还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3.2 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通径10改为16,吸油口位置从油箱上盖处改至侧面的下部,吸油管长度减少了1.2 m,吸油方式改为直灌式。
改进后,经多次试验,舞台板展开用时8~10 min,合拢用时4~6 min,达到理想的速度。
3.3 舞台板液压缸窜油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左、右舞台板的液压缸串油,舞台板产生乱动作的问题,影响了舞台车的功能,当初的设计思想是为节省一些元件,降低成本(见图5)。
原设计想通过图中电磁换向阀5的“P”型滑阀机能,实现舞台板左右同时展或合动作。但是由于台板左右重量不同及长轴与轴套摩擦力不同,左右台板的液压缸工作配合间隙差异,靠阀“P”型类似三通的功能,无法实现左右同步动作。展开时出现左、右大台板忽左高右低或忽右高左低快速闪动,左右不可能平稳的同时展开或同时合拢。
原因在于液压系统问题。当舞台板展开时(图2),其角度(与地面)<45°,由于舞台板的重量作用,液压缸输出力由正变负,活塞杆受压变为受拉,舞台板展平落地后,造成液压缸无杆腔负压。当舞台板合拢时,液压缸反方向动作时造成左右液压缸串油及乱动作。虽然采取增加液控单向阀的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液压缸无杆腔负压状况。
改进时,笔者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舞台全展开后,再继续按展开按钮,即再充一部分液压油,达1 MPa左右,使液压缸无杆腔负压状况消除。
方案二:交换每个掖压缸的A、B进油口(见图5),同时交换展开或合拢按钮的控制线。虽然舞台板展开角度(与地面)在45°至0°过程中出现液压缸无杆腔负压的状况,但是合拢时由电磁阀5控制的左、右油路,液压缸有杆腔左、右不会同时供油(见图5),因而不会出现左右窜油。
试验证明,两个方案都成功解决了串油的问题,但为方便用户,最终选择第二种方案。
3.4 泵站系统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解决泵站系统的问题,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动,如增加一些元件。两种液压缸,缸径不同,每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面积不同。系统中回油路虽然有一总节流阀10(见图5),但无法适应大的调速范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新的舞台车泵站,原理图如图6所示。
新泵站系统有以下特点:选用叠加阀式元件;将原用10通径电磁换向阀改为6通径; 设空载启动、停止的回路;在液压缸A、B管路中均设单向节流阀;大舞台板展或台管路中设分流集流阀,小舞台板用单向节流阀调整控制同步。
在大舞台板展或台管路中按两种方案设计分流集流阀或(见图7);方案一是把分流集流阀安装在液压缸有杆腔管路中(展开时集流回路);方案二是把分流集流阀安装在液压缸无杆腔管路中(展开时分流回路)。
经过装车试验,方案一的两液压缸同步精度好。系统中选用的是ZSTF2自调式分流集流阀(原理见图8)。
结构上要求:分流时须满足P>Pa(或Pb);集流时须满足Pa(或Pb):阀工作时,内部阀芯的位移是靠其压力差自动调整推动的。因舞台板展开时,情况特殊,造成液压缸无杆腔负压,达不到P>Pa(或Pb)的要求,相反,有杆腔压力高,能满足Pa(或Pb)。所以应用集流回路。使功能有效发挥,保证较高的同步精度。此外,舞台板合拢时,工况仍然是有杆腔压力高,所以方案一同步精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