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商车天下!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商车天下
商车新闻行情导购
试驾评测政策法规
养车用车二手资讯
车型导购
车企名录
商车百科
牵引车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自卸车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载货车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皮卡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轻卡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校车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汽车公告查询整车公告底盘公告
变速箱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发动机品牌报价行情评测
技术应用当前位置:首页 >> 试驾评测 >> 技术应用 >> 正文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

2012-4-27 2:46:00 来源:商车天下 编辑:商车天下 有话要说
本标准在我国首次制定。标准参照了《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JT/T216的部分内容,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公交空调客车使用环境和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1、根据城市公交客车长期在中、低速条件下行驶,乘客门开启频繁的特点,制定了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冷气系统的工作性能要求。 

    2、提出了对使用独立空调、非独立空调的不同工作性能要求。 

    3、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和使用数据,提出了车身隔热保温的要求。 

    4、根据乘座舒适性提出了对车厢内温度限值的要求。 

    5、提出了对在用车的检测要求。 

    6、提出了对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的标识要求。 

    7、根据国家有关环保规定提出了对制冷剂的要求。 

    本标准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五汽冠忠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二电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开利运输冷气设备有限公司、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蔡夏英、蔡治权、阙雄才、李惠强、朱国勋、李伟国、陈江平、徐雷、秦彬、胡远远、陈立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车长大于7m的各种型号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其它公交空调客运车辆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 
    GB 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2427-1990 客车产品系列型谱 
    GB 12479-1990 客车防尘密封性限值 
    GB 12481-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QC/T 72-1993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QC/T 324-2000 汽车燃油空气加热器 
    QC/T 413-1999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634-2000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 
    JT/T 216-1995 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 

    3.术语 

    1.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 Air-conditioned Urban Transit Buses 
具有调节车厢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功能的城市公交客车。 

    2. 空调系统 Air-conditioning S y s t e m  

    具有调节车厢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的各种空调装置和配套设备的总称。 

    3.3 制冷系统 Refrigeration S y s t e m  

    用于从车厢内移出热量的制冷装置及其配套设备的总称。 

    3.4 采暖系统(Heating S y s t e m) 

    用于向车厢内提供热量的暖风装置和配套设备的总称。 

    3.5 除霜系统 Defrosting S y s t e m  

    用于冬季清除风窗玻璃上积霜或结冰的装置。 

    3.6 空调装置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调节车厢内空气温度、湿度的各种设备的总称。 

    3.7 制冷装置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用于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3.8 暖风装置 Heating Equipment  

    用于采暖系统的采暖设备。 

    3.9 通风换气装置 Ventilation a n d Air c hange Equipment 

    置换车厢内空气洁净度的设备。 

    4.产品分类 

    4.1制冷装置分类 

    4.1.1 独立底置式 

    由单独动力驱动,热交换器置于车底的制冷装置。 

    4.1.2 独立车顶外置式 

    由单独动力驱动,热交换器置于车顶外的制冷装置。 

    4.1.3 非独立车顶外置式 

    由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热交换器置于车顶的制冷装置。 

    4.1.4后置组合式 

    热交换器置于车后的制冷装置,有独立和非独立式两种形式。 

    4.1.5车顶内置式 

    蒸发器布置在车厢内顶棚上的制冷装置。 

    4.2采暖装置分类 

    4.2.1 余热水暖式 

    利用发动机缸体出来的冷却水经车内热交换器加热空气使车厢内升温的采暖方式。 

    4.2.2 独立热能气暖式 

    由燃油、电能或其它独立热能加热空气使车厢内升温的采暖方式。 

    4.2.3 独立热能水暖式 

    由燃油、电能或其它独立热能加热水,然后通过车内热交换器加热空气使车厢内升温的采暖方式。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应具有制冷、采暖、通风换气、除霜功能。 

    5.1.2空调系统的各总成、零部件在装车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所有设备必须安装牢固,性能可。 

    5.1.3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和操纵机构应转动灵活,操作自如,性能安全可。 

    5.1.4具有自动温控功能的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制冷系统应具有手控功能。 

    5.2 制冷系统 

    5.2.1 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对制冷系统工作性能的要求 

    项 目 单位 基 本 条 件 性能要求 

    每m3车厢容积装机制冷量 W 设备标定最大值 非独立式:590-630 独立式:550-590 
    额定乘员数人均装机制冷量 W 设备标定最大值 530 
    额定乘员数人均装机冷风量 m3/ h 风量应能调节,人均最小送风量 80 
    车内外温差 ℃ 出厂新客车:按6.1.2.3 b测量,车内外平均温差的最小规定值 7 
    在用车:按6.1.2.3 a测量,车内外平均温差的最小规定值 5 
    车厢内温度限值 ℃ 车厢内温度最高限值 30 
    出风口风速 m / s 各出风口的风量应均匀,风速应在规定范围内 风速不大于6 ,不小于3  
    车厢内温度分布 ℃ 出厂新客车:按6.1.2.3 b测量, 
    在用车:按6.1.2.3 a测量, 
    前、中、后部走道上方1 m高处,车厢内最大温差规定值 3℃ 出厂新客车:按6.1.2.3 b测量, 
    在用车:按6.1.2.3 a测量,乘客头部应低于足部的温差范围 2~5噪声 dB(A) 怠速 
    状态 车内辅助发动机或汽车发动机和压缩机安装处上方 不大于74 
    车顶回风口或换气设备处 不大于74 
    车外辅助发动机或汽车发动机处 不大于84 
    30km/h  
    车速 
    行驶 车内噪声 独立机组按GB/7258-1997测量 不大于80  
    非独立机组 不大于81  
5.2.2对于车厢内有风道的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应沿车厢风道纵向按乘客每排位置设置可调风量的送风口,风道侧面安置一定数量的不可调送风口。  

    5.2.3 采用制冷装置的车内回风口或车外进风口均应安装便于清洗的过滤网。 

    5.2.4车内送风管道接口处不得泄漏,外表面保温层不允许鼓气、脱落及凝露。 

    5.2.5 制冷管道应固定牢,离接头两端100mm内,必须用支架固定,并采取适当的防磨措施。 

    5.2.6 制冷装置的冷凝水应能顺利排出车外,不允许倒流和从风口外溢。 

    5.2.7 非独立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安装位置应可调整,其动力传动部分应可,且调整方便, 
机舱内空气流畅,散热良好。 

    5.2.8 车外制冷剂低压管道的外部应有绝热层、保护层。 

    5.2.9 采用独立式制冷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保证机组添加油、水、制冷剂和维修方便; 

    b.机组周围应通风良好,热交换器、水箱空气导流合理、畅通,与车身结合部应密封、隔热良好,并有防止飞石等击伤热交换器和水箱的防护措施。 

    5.2.10蒸发器出风口和回风口的连接管道截面积应不小于设备出、回 风口的截面积,并不得有急剧转折的弯道。当不得已采用急转弯道时,应在管内设置导流板或分流板。 

    5.2.11从2001年1月1日起,新生产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禁止使用R12制冷剂,优先使用环保型制冷剂,制冷剂的年泄漏量不得大于充注量的10%。 

    5.2.12 制冷系统性能试验方法按6.1规定。  

    5.2.13 汽车上安装冷凝器和水箱处应有良好的通风道流措施并便于清洗。 

    5.3采暖系统 

    5.3.1采暖系统的工作性能要求见表2。 

    表2 采暖系统的工作性能要求 

    项 目 单位 基 本 条 件 性 能 要 求 
    温带 亚热带 
    额定乘员数人均采暖热量 W 设备标定最大值 520 460 
    额定乘员数人均暖风量 m3/ h 设备标定最大值 不小于20 不小于15 
    车内温度 ℃ 按6.2.2.3测量,30 m in内达到 不小于15 不小于12, 
    驾驶员足下温度不小于15 
    车内温度分布 ℃ 按6.2.2.3测量,车厢内最大温差规定值 不大于5 
    乘客头部应低于足部的温差范围 2~5  
    出风口风量、风速 m / s 所有出风口风量应均匀,最大风速规定值 不大于4 
    工作噪声 dB(A) 客车停驶,仅采暖系统和通风装置工作 不大于75 

    5.3.2 车内暖风管道应有隔热层,凡乘客易触及到的暖风管道表面温度和暖风出口温度不得大于50℃。 

    5.3.3 暖风管道上的出风口布置应使车厢内温度分布均匀,且不能直接朝向乘客身体部位。 

    5.3.4 暖风装置的回风口应装设过滤网。 

    5.3.5 采暖系统的各密封面结合处不得有漏气、漏水、漏油现象。 

    5.3.6 加热器的安装舱应保证燃烧废气排放畅通,防止废气进入车厢,利用加热器的排气余热加热其它部位时,延伸管道截面不得小于原排气管截面。且不宜过长并避免急剧转弯。 

    5.3.7 采用加热器的采暖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a.燃油空气加热器应符合QC/T 324-2000的规定,并具有按QC/T 324-2000规定进行检测的产品合格证;水暖式暖风装置应符合QC/T 634-2000的规定,并具有按QC/T 634-2000规定进行检测的产品合格证。 

    b.采用专用燃油箱的燃油加热器,燃油箱应固定牢,避免因油箱颤动而发生故障。一般应使油箱的油面在加热器中位线的±300mm范围内,以保证正常的供油现象。 

    5.3.8 采暖系统的性能试验按6.2的规定 

    4. 车身保温能力要求  

    5.4.1 空调客车的车身结构应采取有效可的隔热保温措施,在车顶、侧围、发动机仓上部等关键部位隔热层厚度≥30mm,发动机仓上部还需设防辐射层。隔热层填充必须严实,黏贴牢。 

    5.4.2车身外冷暖风进出口风道应远离热源并有阻燃的隔热保温层,厚度≥30mm,并包扎黏贴牢。 

    5.4.3 空调客车的前、后侧窗,必须是推拉式;侧窗采用遮光或浅色玻璃;车窗两侧必须安装窗帘轨和窗帘布。 

    5.4.4车身的密封性能应符合GB12479,GB12481的规定。 

    5.4.5 整车隔热保温性能应达到表3的要求: 

    表3 车身保温性能要求 m in 

    项目 基本条件 性能要求 

    保温 
    能力 夏季 按6.1.2.3 c 测量(该试验紧接在降温试验后进行),车内气温上升到与外界气温相差1℃的时间。 不小于10 
    冬季 按6.2.2.3 c 测量。(该试验紧接在升温试验后进行), 车内气温下降到与外界气温相差1℃的时间。 不小于10 

    5.4.5通风换气 

    5.5.1 空调客车应设通风换气装置 

    5.5.2 通风换气装置的性能要求见表4 

    表4 通风换气装置性能要求 

    项目 单位 基本条件 性能要求 

    额定乘员人均通风换气量 m3/h 最大装机通风换气量 不小于20 
    车内气流速度 m/s 通风换气设备满负荷工作 不大于0.5 
    通风换气装置处的车内噪声 dB(A) 停车,汽车发动机不工作 不大于65 

    5.6除霜系统性能要求 

    5.6.1 具有采暖功能的空调客车应设置风窗玻璃除霜系统 

    5.6.2除霜系统工作性能要求见表5 

    表5 除霜系统工作性能要求 

    项目 单位 基本条件 雨刮器刮片运动覆盖区域性能要求 
    左 右 
    除霜面积 % 试验开始后20m in时 不小于80%   
    试验开始后25m in时 不小于80% 
    除霜喷气流速度 m/s 除霜装置(暖风系统)满负荷 6-7 
    除霜装置处的车内噪声 dB(A) 停车,汽车发动机不工作,空调系统仅除霜装置(暖风系统)满负  荷 不大于70 

    6.空调系统的性能试验 

    6.1制冷系统的性能(或检测)试验 

    6.1.1 试验(或检测)条件 

    6.1.1.1 试验车辆应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空调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6.1.1.2 装载条件 

    在用车可以空车进行试验,但车辆必需在日光下停车,门窗全开,使车内外温度平衡后方可进行以下试验。新车应乘坐不小于额定乘客数80%的乘客。 

    6.1.1.3 气候条件 晴天少云,有日光直射,气温不低于30℃,风速小于5m/s。 

    6.1.1.4 仪器设备 

    太阳辐射仪、多点温度计、压力表、风速风向仪、干湿球温度计、声级计、发动机转速表、坡度仪、微风测速仪、检漏仪、秒表、风速仪。所有仪器均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6.1.2测量方法 

    6.1.2.1 风量、风速的测量 

    关闭客车所有门窗,对于独立式空调装置,制冷装置开至最高档,风机开到最高档,对于非独立式空调装置,非独立式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转速稳定在1800±100r/m in,风机开到最高档,所有可调风口处于最大出风位置,开机10m in后在5m in内记录所有风口的平均出风口风速并计算总出风量,可用带集风罩的风速仪或采用小的风速仪作多点测量,取其平均值,所有出风口的风速及各出风口的风速差须在规定范围内。 
 6.1.2.2 噪声的测量  

    测量地应在无顶棚的空旷场地进行,在测量中心点25m半径范围内不应有较大的反射物,测量场地本底噪声不得大于65dB(A),关闭客车所有门窗,制冷装置开至最高档,非独立式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转速稳定在最高1800±100r/m in,车外噪声测量中心点距压缩机组中心点5m,距车厢地板高度1m,测点与机组间除本车车身外应无其他遮挡物。 

    车内噪声测量点:在压缩机组中心位置,地板上方1.2m处,及回风口中心,车厢地板上方1.2m处,以及客车纵向对称中心平面内,地板上方1.2m处,少于17座的客车选两点,大于17座的客车选3点。车内外各测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取其平均值。 

    6.1.2.3 降温及保温能力的测量 

    a: 在用车辆降温能力的测量 

    测点位置:在用车降温试验时在车辆纵向轴线上距地面1.2m处设置前、中、后三点,前位置点距车辆前挡风玻璃1.5m处。中间位置点在车辆中部。尾部设在距后挡风玻璃(后舱板)1.5m处。 
全部关闭车辆门窗,开启空调机,并全部打开各出风口,独立式空调制冷装置开至最高档,非独立式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转速稳定在最高1800±100r/m in,风机开最高档,前10m in,每隔2m in记录一次,以后每隔5m in记录一次车内各点及回风口温度,直至30m in结束。 

    b: 新车降温能力的测量 

    测点位置:温度测量点须分走廊测温点及座椅测温点两类,座椅处测温点须设在距座垫表面上方635mm,水平方向距背250mm处。测点设于单人至二人座椅纵向中心,多人座椅均布两点,走廊测温点同在用车测温点。 

    测量方法:新车降温试验时,乘客不得少于额定乘客数的80%,全部关闭车辆门窗,开启空调机,并全部打开各出风口,独立式空调制冷装置开至最高档,非独立式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转速稳定在最高1800±100r/m in,风机开最高档,并使公共汽车保持在30km/h速度行驶,空调运转后的前10m in,每隔2m in记录一次,以后每隔5m in记录一次车内各点及回风口温度,直至30m in结束,在测量车内平均温度的同时测?盏骰槌龇缈?最近机组出风口的风道出风口)及回风口(距回风口平面距离200mm的纵、横向轴线中心)的干、湿球温度,记录在表中。 

    C: 新车保温能力的测量 

    本项试验紧接在6.1.2.3 b项,新车降温能力试验后进行。当降温能力试验进行到第30m in时关闭制冷装置,汽车继续保持原车速运行,每隔2m in测量记录一次车内温度,至第40m in为止。 

    6.2采暖系统的性能试验 

    6.2.1 试验条件 

    6.2.1.1 试验车辆:试验车辆应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采暖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6.2.1.2 装载条件:新车乘客不少于额定乘客数的80%,在用车可以空车进行试验。汽车必须 
露天停放,并且门窗全开,使车内外温度平衡。 

    6.2.1.3 气候条件:环境温度为-15℃~-5℃,风速不得大于5m/s,晴天或阴天。 

    6.2.1.4 仪器设备:除太阳辐射仪外,其余同6.1.1.4。 

    6.2.2 测量方法 

    6.2.2.1 风量、风速的测量 

    关闭客车所有门窗,暖风装置开最高档(对于余热式暖风装置,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开机10m in后在5m in内记录所有出风口的平均速度,并计算总出风量。 

    6.2.2.2 噪声的测量 

    客车停驶,关闭所有门窗,暖风装置开最高档(余热式暖风装置,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在暖风装置中心位置,地板上方1.2mm处,及客车纵向对称中心平面内,地板上方1.2mm处,少于17座的客车选二点,大于17座的客车选三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录平均值。 

    6.2.2.3 升温及保温能力的测量 

    a 在用车升温能力的测量 

    测量点布置及记录时间与6.1.2.3 a相同,仅将测点高度位置设为距车厢地板高度400mm处。 
全关门窗,车辆怠速,独立式暖风装置开至最高档,非独立式暖风装置将发动机转速处于1800r/m in稳定状态,关闭除霜风口,暖风开最高风速档。车内除测验人员外基本无人。 

    b 新车升温能力的测量 

    测量点布置及记录时间与6.2.2.3 a相同,车内乘座不少于额定乘客数的80%,关闭车门窗,独立式暖风装置开至最高档,非独立式暖风装置风速开至最高档,关闭除霜风口。汽车保持在20km/h车速。 

    c 新车保温能力的测量 

    本项紧接在6.2.2.3 b项后进行,当升温能力试验进行到第30m in将关闭暖风装置,汽车继续保持在原车速运行,每隔2m in记录一次车内温度,至第40m in为止。 

    6.3通风换气装置性能的测定 

    6.3.1 通风换气量测定 

    6.3.1.1测点位置 

    将换气扇出风口划分为三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测四个点,这四点必须位于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线与各圆环面积等分线的交点上。 

    6.3.1.2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在紧贴换气扇出风口的平面上,或有条件时在换气扇出风口临时安装的断面尺寸与风口相同,且长度为500 ~ 1000 mm的短管出口平面上,用风速仪测出图1所示各测点的风速。 

    取各测点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换气扇的出口风速,单台换气扇的送风量按(1)式计算: 
    V=3600×π×R2×Vp …………………………………(1) 
    式中:V-单台换气扇的送风量,m3/h; 
    π-圆周率,取=3.14; 
    R-换气扇出风口半径,m; 
    Vp -各测点风速的算术平均值,m/s。 
    6.3.2车内气流速度的测量 

    关闭车门窗,测量点与6.1.2.3.a相同,但不要直接受换气扇出风影响。在第10m in时开始测量各点风速。 

    6.3.3 通风换气装置处的车内噪声 

    测点在距离换气装置中心500mm处,换气装置开最高速档。 

    6.4除霜系统性能测试 

    6.4.1试验条件 

    6.4.1.1试验车辆 

    a.试验车辆应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b.除霜装置调整到最大工作状态; 

    c.利用采暖热风除霜的客车,暖风装置应工作正常。 

    6.4.1.2气候条件 

    无日光照射,气温 -150C ~ -100C,风速不大于5m/s。 

    6.4.1.3试验道路  

    平坦、硬实、无积雪,车流少的公路。 

    6.4.1.4 试验仪器 

    a.多点温度计:测量范围 -500C ~ +500C ,最小刻度0.50C ; 

    b.秒表:可暂停式; 

    c.喷枪:喷嘴直径1.7mm,工作压力350±20kpa,液流速率395ml/m in,距喷嘴200mm处形成的喷射锥直径为300±50mm; 
    d.综合气象仪、风速仪、发动机转速表、照相机、描绘除霜图形的特种笔等。 

    6.4.2 试验方法 

    6.4.2.1 试验前后分别综合气象仪测试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外界环境平均气候参数。数据记录于表中。 

    6.4.2.2用含甲醇的酒精或其它类似去污剂清除前风窗玻璃内外表面上的油污,待干后用清洗剂进一步擦拭,最后再用干棉布擦净。 

    6.4.2.3 打开客车所有门窗,使车内外温度平衡。 

    6.4.2.4 造霜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关闭所有门窗,用喷枪以350±20kpa的工作压力,使前风窗玻璃整个外表面生成0.044g/cm2的均匀冰霜层。喷射时,喷嘴距玻璃表面距离为200~250mm。 

    6.4.2.5开动除霜装置,当前风窗玻璃上的冰霜融化至最低能见度时,客车开始行驶,随着除霜面积的增大,逐步提高行驶速度。 

    行驶中每隔5m in在风窗内表面描绘一次除霜面积踪迹图或拍摄照片,记录驾驶区上、中、下部温度及驾驶员对视野的反应。同时,测量各除霜喷口的风速。 

    6.4.2.6试验40m in或除霜面积达到稳定状态即可宣告试验结束。 

    6.4.2.7 试验结果记录于表中,并将描绘的各次除霜面积描绘在方格纸上,计算其占前风窗玻璃除霜性能要求面积的百分比。 

    6.4.2.8 对利用发动机余热进行除霜的客车,应测试发动机进、出水口温度,绘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变化曲线。 

    6.5 实验数据记录表见附录A 

    7 检验规则 

    7.1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检验方法可分为在用车辆和新车二种分别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7.2 在用车辆每年在使用制冷系统和采暖系统前,采用空车进行第6.1.2.3 a;6.2.2.3 b的检验。 

    7.3 新车(包括定型新车及新设计样车)应进行第6.1.2.1;6.1.2.2;6.1.2.3 b;6.1.2.3 c;6.2.2.1;6.2.2.2;6.2.2.3 b;6.2.2.3 c;6.3及6.4项进行检验。 
  
    8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的标识 

    8.1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应在制冷、采暖等设备的适当部位标明基本技术参数,注意事项以及手柄,按钮等的简要操作方法。 

    8.2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应有明显的标识。 

    8.3 各种监视、报警指示仪表,控制开关,信号装置等均应按GB4094-1999的规定设置图形标志,也可采用图形标志和文字并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