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金!
本届武汉
商用车展,东风商用车推出了“土豪金”天龙旗舰
牵引车,在展场引起不小的轰动,也成为商用车行业首家推出土豪金重卡的主机厂。
iphone 5S的问世,让“土豪金”成为国人追捧的颜色。于是,各种“土豪金”纷纷登台亮相,从日用品到服装。甭管什么商品,都纷纷赶搭“土豪金”这趟时尚之车。
土豪金,很潮,很IN。
可以说,东风商用车在本次展会率先推出土豪金,借用这一时尚概念,引起了业内外的“围观”,大大提升了品牌形象。
紧跟时尚 来自于用心
“重卡是不是也能有土豪金呢?谁家最先推出呢?”参加车展之前,笔者还在心里猜测了一下本次可能推出土豪金重卡的企业。
车展开幕当日,答案揭晓,是东风商用车。
这一结果,让笔者觉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出乎意料,是因为在笔者心中,东风商用车是一个不会去追赶时髦、中规中矩、甚至有点严谨的保守型企业。
在情理之中,是因为东风商用车是个做事很用心的企业。也正是因为用心,东风商用车才能捕捉时代变化,并紧追时代的变化。而这次车展,正是东风商用车紧跟时代潮流的展示。
笔者认为,你本人可以不时尚,但是,只要你花心思研究用户的爱好,你的作品就会时尚起来(笔者就是有点土的人,但是为了读者,也会让自己的文字时尚起来)。
天龙4X2牵引车
事实上,东风商用车的时尚还不仅体现在土豪金上。东风商用车展台还同时有东风商用车的微信二维码。另外,东风商用车进行了智能手机与车联网互动的现场演示,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获取车辆的时速、
发动机转速、剩余油量等实时信息,不仅增强了人车交互的体验,更让天龙旗舰平添一份时尚气息。
由此可见,大到品牌推广,小到车辆的智能体验,东风商用车都紧追着时代潮流,展现出大企业少有的激情与活力。
借沃尔沃时尚出海
东风商用车跟日产分手之后,选择了与沃尔沃集团合资。此前笔者曾担心,二者的合资会让东风商用车的组织机构变得臃肿,进而变得僵硬、不灵活。但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或许多余。合资后的东风商用车仍然保持活力,并紧跟着时代潮流的变化。
不仅如此,合资后的东风商用车也借上了沃尔沃的“东风”。
本届车展是东风商用车跟沃尔沃集团合资后的首次亮相,而二者的合作成果展示,正是东风商用车此次参展的宣传重点。在车展开幕首日,东风携手沃尔沃参与环球帆船赛,正式启用“东风号”帆船为中国唯一赛船,这也是东风商用车加速全球市场推广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说实在的,帆船赛这种东西,也许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体现,可能海外的高端人士都喜欢。借沃尔沃“东风”,东风商用车也玩起帆船赛这么时尚、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玩意,也算是合资后的初步成果。
合资是否会形成掣肘
东风与沃尔沃集团的合资,是不是一好百好呢?
笔者从来没有这么认定过。对于这个合资,笔者甚至还有些遗憾,那就是,东风跟沃尔沃集团合资了,就失去了收购沃尔沃集团的机会了。也就是说,吉利可以收购沃尔沃,但是东风却不能收购沃尔沃;南汽可以收购名爵,东风却不大可能收购戴姆勒或者曼。
在笔者看来,沃尔沃、曼、戴姆勒、甚至是依维柯和纳威司达,这些跨国公司,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也有点英雄迟暮的感觉。因为,欧洲和美国的重卡市场长期不景气,而中国本土重卡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都在不断提升。可以说,这些跨国重卡巨头,无论是销量还是技术更新的速度,近年来都有些停滞不前。
东风大力神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国内市场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过,这些国家的重卡市场都不繁荣。离开了本国市场,这些跨国公司就是无源之水。怎么办?
这些跨国公司都来找欣欣向荣的中国企业接地气。结果就是,曼找了重汽,戴姆勒找了福田,沃尔沃集团找了东风,纳威司达找了江淮。可以看到,这些合资公司的合资条款,对中方都非常有利。那么,中方是占了大便宜了吗?
表面上看是,但是笔者不以为然。中国企业是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那是下午的太阳,热度足够,后劲不足。合资后,这些跨国公司就有了新的活力,而且也避免了未来被并购的危险。
对于中方企业而言,合资后,当然能够从跨国公司那里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比起自己的摸索来说,能避免走很多的弯路。不过,凡事都是有利就有弊。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拿人手软,吃人嘴软,更何况是合资呢?
既然已经合资,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能三心二意,海外并购就不容易实现了。
东风商用车
总之,如果中国
卡车企业都不合资的话,那么这些跨国公司中,总有最先无法生存下去的一家,那么这一家就可以被某些强大的中国企业兼并,而不是现在的合资。
不过,根据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中国所有的重卡企业都会为了市场份额,通过合资获得竞争优势,而不会去想如果大家都不合资的话,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去收购这些跨国公司。
除了不能再收购跨国公司外,东风和沃尔沃集团合资后,也会涉及到双方融合的问题,对于VOLVO的理念能否消化吸收的问题。另外就是很多东西的重建成本。比如,今年东风和沃尔沃集团的合资公司成立后,东风商用车的很多方面都在调整。再者,就是跨国公司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远不如中国企业。合资后的东风商用车,会不会变得不再贴近市场和用户,反应是否会因外方的某些固守原则而变慢呢?
不过,虽然对东风和沃尔沃集团的合资,笔者心中有一点点痛,但这也是别无选择的事情。毕竟,东风商用车想让日产退出,只能让沃尔沃集团进来;在重汽、福田等纷纷借力外方的态势下,东风商用车要继续保持在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就要借力沃尔沃集团。
既然已经如此,那么就把当前的合资公司做得最好吧!从这次车展看,东风商用车还没有让外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