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此次参展的解放,笔者只想感叹一声,“大哥,别白瞎了你‘老大’的头衔!”
解放,一声叹气
为何笔者要对解放有此叹息呢?因为在本届武汉
商用车展上,笔者又一次深深感触到解放的“官僚气”。
在开幕首日,解放展台现场几位工作人员就坐在一边休息,或懒散地在展台上溜达,这与对面的江淮展台形成鲜明对比——江淮工作人员端正地站立于展车一侧,方便看车观众随时询问。因此,两边展台的首日情况也完全不同,不少观众从解放展台经过,也不过是骑马看花式地随意闲逛,但很多观众被江淮人的热情打动,会逗留更长的时间,极大增加了江淮展台的人气。
到第二日,笔者到解放展台,想了解一下解放此次参展的重点车型。但坐在展台的一位工作人员爱理不理地应付道,“来的车都是我们的重点车型。”当笔者再提出有什么新车型来参展的问题时,该工作人员又很随口地说,“来的都是新车型。”笔者又提出东风发布天龙旗舰新车型,解放要如何应对时,该工作人员想也不想就说,“我们有J7呀!”笔者又问:“J7不是一直还没发布吗?”该工作人员竟态度肯定地表示,“早两年就出来了,前两年上海车展就有展出过。”听到这里,笔者无语了。
在咨询解放展车情况的整个过程中,该解放工作人员一直很不耐烦地应付着。或许,他觉得笔者不像是买车的人,耽误他的时间。但笔者在解放展台一边观察时发现,偶尔过去几个观众参观解放展车时,没有一个解放工作人员主动过去询问,仍坐在一边的休息处;有一位观众要求看一下驾驶室,解放工作人员也不予以理睬。
或许,正是解放人所表现出来的冷漠、牛气哄哄的官僚气,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因此,解放展台三天内都显得冷冷清清,极少有观众过去认真观看或主动询问。看完三天车展后,笔者忍不住叹息,解放,您可是国内
卡车行业的昔日老大,怎么在车展上就没有这老大的气场呢?这不是白白浪费了老大的头衔吗?
与跨国企业的差距
解放在中国卡车行业有着显赫的地位,这是毋需置疑的。“第一汽车,第一品牌”这么说并不算夸张。解放是共和国的汽车长子,是中国工业(不仅是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性产品。解放,在中国妇孺皆知,甚至对于很多老一辈的人而言,解放就是卡车,卡车就是解放。
不过,纵然解放可以称得上“老大”,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却依然很大。
本届车展,跨国企业只来了两家——依维柯与斯堪尼亚。从他们工作人员那里,笔者了解到,他们对于此次车展的预期并不高。但这两家企业都仍以敬业的态度来对待参展,对待观众。在展台布置上,两家企业都专设了观众休息台,旁边放置了专门供应给观众的饮料、糕点等食物。参展三日中,笔者也屡次见到有观众到这两家企业专设的休息区歇脚。
在车展次日,笔者刚走到依维柯展台,一位工作人员就彬彬有礼地迎上来,“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在与该工作人员聊了一会后,笔者与他交换了名片,才知道这位耐心十足的工作人员竟是依维柯产品的技术工程师,但他的名片上只谦虚地印着“服务工程师”头衔。
对于这么一个人气还不高的展会,依维柯何以要派出工程师来亲自坐阵,并站在前台接待观众呢?该工程师给出的理由看似很简单,我们想让中国用户能更准确、更具体地了解我们的产品。他还告诉记者,参加各类车展时,公司都会派工程师一同前往,方便为观众解答专业的技术问题。
与解放对观众的漠视相比,依维柯对待观众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事实上,像依维柯这样的跨国企业,展出的产品价格往往上百万元,很多人参观这类高档车,都是为了饱眼福而并非有需求。展会上来看这些高端车型的观众,绝大多数都并不是其潜在购买者。然而,依维柯对于每一位过来看车的观众都一视同仁,都会为其详细地解说各款车型。笔者认为,在他们看来,尊重用户,尊重观众,也许是最起码的品牌素质。
对此,某业内专家表示,“作为行业老大的解放,与跨国企业的最大差距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用户的重视,对用户的敬畏之心。”
恐怕会失去更多
解放早已在前两年失去了重卡老大地位,如果仍官僚十足的话,恐怕会失去更多。
属于一汽集团的解放卡车,有着国内最强大的资金实力,也有着行业内最强大的技术研发队伍,以及最熟练的产业工人。但有着诸多优越条件的解放,近年来却被东风夺走中重卡老大地位,其市场占有率也开始逐年下降,但其对用户的态度却仍十分地漠视(本网站在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后,曾撰写《北京车展看售前 重卡企业谁强谁弱》中指出此点)。
国内客车业老大——
宇通客车掌门人汤玉祥,早在2005年就认识到,国内汽车企业与跨国企业的真正差距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管理理念的不同。也正是认识到这点,才使得宇通在近年来显示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而解放至今仍执着于“解放卡车 赚钱机器”这种以产品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却不去反思东风、福田等后来者均朝着“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尊重用户”的理念转变。
2012年,解放重卡销量仅10.56万辆,继被东风夺走老大地位后,再次被重汽以10.9万辆的销量夺走其重卡排名第二的地位;今年前10月,解放重卡销量10.67万辆,暂时超过重汽的9.99万辆,但解放若仍骄傲于自家产品,而轻视用户的话,恐怕不但难以追回早年的老大头衔,连“第二把交椅”也迟早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