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宇通客车主动安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与会超过二十多家媒体以及交通运输企业代表、清华汽车工程学院专家和中国公路学会专家等共聚一堂对宇通客车主动安全技术进行了重要的交流和探讨,据了解在本次宇通客车主动技术安全技术研讨会上将会对十六项主动安全技术进行研讨。
据了解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宇通技术研究院阎备战博士详细介绍了宇通研发的16项主动安全技术的具体情况,并在讲解中提到,“科技创新与进步对于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
这十六项主动安全技术均为宇通在客车主动安全技术方面经过系统研究所取得的应用成果,并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客运企业欢迎。对于车辆而言,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但仅依靠车身结构和逃生措施等被动安全装置提升安全性远远不够。
这十六项主动安全技术分别包括360°全景环视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ESP)、电控制动系统(EBS)、ECAS II电控空气悬架、胎压监测系统(TPM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发动机辅助制动、倒车监视雷达系统、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AFS)、向前碰撞预警系统(FCWS)、疲劳驾驶预警系统(DFW)、安节通、抬头显示系统(HUD)、行车夜视仪、坡道起步(HSA)、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不能避免执行上的漏洞和人为操作上的偏差,还必须从车辆的主动安全入手,依靠技术手段弥补人的不确定性以减少事故发生。”基于此,宇通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为出发点,聚焦安全技术研发,以主动安全为核心,同时优化改进被动安全技术,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具安全保障性的客车产品。
提升客车安全性能是宇通不断追求的目标
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客车总销量为255027辆,同比增长5.35%,随着客车销售量的增加,客车安全这一话题越发受到人们重视。客车安全不仅需要运营商建设和完善车辆运营体系,培养驾驶员安全驾驶习惯和意识,加强车辆维护和管理力度,更需要制造商能够大力研发客车主动、被动安全技术,提供拥有更高安全水平的车辆。
此次宇通客车主动安全技术研讨会从实际应用出发,针对目前客车主动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致力于以完善的主动安全技术保障“人、车”安全,构筑起远离伤害、阻止伤害和减少伤害的全方位安全体系。
据云南保山交运集团副总经理马林表示,对于宇通“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十分肯定,他说“宇通多年来始终把客车安全性研究放在首位,做了大量创新工作,取得了多项行业瞩目的成果,但他们并没有盲目地将这些主动安全成果一股脑推荐给我们,而是站在客户角度思考客车安全需求,根据我们运营范围的地形特点及行驶环境特点着重推荐了ESP和ECAS II两套系统,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成本。截至目前,这两套系统的市场表现都非常优秀。”
据了解云南保山交运集团是集汽车修理、城市公交、旅游客运、出租商贸服务等为一体的大中型企业,为保山市内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另外参会的交通运输企业代表郑州交运集团技术安全保卫部部长沈宝庆表示:“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一直是我们郑州交运不懈努力的方向,提升客车安全性能也是宇通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我们长期为这一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努力着,宇通在客车主动安全技术上取得的大量成果给我们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
来自鄂尔多斯市的正道运输集团副总经理于学勇对宇通主动安全技术也表示了认可,同时他还表示,宇通在车辆安全运营方面提出的建议让他们获益良多:“从我们与宇通合作以来,我们之间就一直保持着不间断的沟通和交流,宇通定期举办的安全驾驶、节油驾驶等驾驶员培训活动,对我们司机师傅在安全、节油的驾驶技巧和习惯养成上有很好的效果。”
应该说有宇通客车组织的此次客车主动安全技术研讨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宇通客车主动安全技术在本次会议上也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称赞,相信在今后的客车市场中宇通客车的主动安全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