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过后,相信更多人对于车内空气质量更加关注。
在中国,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相关法规缺失的情况下,连宝马、奔驰和奥迪这样的豪车恐怕都难以保证车内的空气质量。更让人揪心的是,虽然法规缺失,但轿车尚且有《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而
校车作为
商用车,就连这样的指南标准都没有。
对于正在成长、抵抗力较弱的孩子们,校车中会有多少无形的潜在危险在等待着他们,他们的健康又将如何得到保障呢?而被称为“保护伞”的校车,又有多少将成为孩子们的毒害源呢?
缺失标准 校车车内空气令人忧
从3•15的豪车车内空气不达标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我国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方面的严重缺失。
事实上,国内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长期以来都不容乐观。据悉,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车内使用的地胶、座套垫、车顶毡等内饰材料中,含有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存在致癌风险;二、汽车中的刹车片、
发动机和排气管中,普遍使用石棉材料,而石棉材料的产品在许多国家被定性为致癌物,这是因为人体长期吸入石棉纤维可能导致肺部和消化系统疾病。
随着多起致癌汽车事件的曝光,国家从2012年3月起开始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但作为商用车范畴的校车,其车内空气质量只是在校车新国标中有开放性要求,尚无强制性规定。
既然,关于校车的车内空气质量尚为制定强制性标准,是否我们就可以对校车车内空气污染视而不见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而且,从3•15曝光的豪车使用沥青的例子,我们深感担忧,即使是对有着严格生产采购标准的德系豪车,在中国缺乏相关标准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车内空气,那么没有空气标准的校车又将如何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呢?
道德缺失 “刷了黄漆”就当是校车
事实上,我国虽然对校车的车内质量标准没有严格明确的规定,但是,在2012年出台的《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中,对车内空气质量也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必须安装强制通风装置,如果不能自然通风则应安装强制通风装置,车内空气中的成分应符合规定。
上汽大通校车
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由于近年多起校车引起的伤亡事件均来自于车辆的硬件质量,因而各地校车采购部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校车的碰撞、翻滚等硬性要求方面,却忽视了车内空气质量是否过关等软性要求。
另外,尽管近年来室内空气的质量不断受到家有儿女的父母们的重视,但对于国内刚刚出现不久的校车,家长们往往忽略了校车内空气是否合格,是否将侵害到孩子们的健康。再加上国内校车生产企业现在鱼龙混杂,因此,校车内的空气质量就比轿车更难保证。
有专家认为,校车的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没有良心也没有能力的,这类企业心中只有利益,完全失去了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自己没有能力造校车,却要用不合格的校车来追逐利益;第二类企业,有良心,但没有能力的,这类企业造校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类企业现在在中国比较普遍;第三类企业,有能力,但是没有良心的;第四类企业,有良心也有能力的。
对于中国当前而言,即使校车标准并不算很严格,但仍有很多企业不能达到最基本的校车生产要求。比如,上述前三类企业造的“校车”。在2012年,广东省博罗县发生的校车自燃,更是再次为“校车安全”敲响警钟。近来,山东省、上海市也都有校车自燃事故发生,这些都让校车,这本来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变得让人不那么放心。
在中国的大街上,我们往往能够看到刷着黄色油漆的“校车”。这些校车,很多都达不到校车的标准,其实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车”。这些所谓的“校车”,不但可能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更可能随时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
良心校车 应该达到标准并高于标准
面对市场上如此多的校车,我们该如何采购和使用校车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寻找上述第四类企业制造的校车。
前三类校车企业,都没法向社会提供合格的校车产品。只有第四类企业,才能给我们提供有良心的合格校车。而这其中有些企业,不但能够遵守标准,而且能从孩子的角度来造车。可以说,这类企业不仅遵守标准,更高于标准。
比如,对于车内空气污染,校车或成为“毒校车”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法规要求,但是否有国内的校车企业已经意识到,并采取了措施避免出现“毒校车”呢?
事实上,针对这个问题,在去年上汽大通新一代校车首发仪式上,
上汽商用车品牌及市场管理部总监杨洪海曾提到过,“严重的车内空气污染,校车就会变成‘毒校车’”。
在当时的首发仪式上,杨洪海表示,为了杜绝车内空气污染,上汽大通从校车的配件、内饰材料选择等源头着手,充分联动整车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部门,把控车内空气质量。同时,上汽大通还向全社会发布了“摩擦片无石棉”的声明。
“为什么我们的校车售价会比竞品高?因为我们的校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标准。”对于安全校车标准的判断,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曾坦言,虽然国家制订的安全校车标准很严,但实施起来,监管可能过宽。“不是原来的中巴车喷成黄颜色,装一个灯就变成校车了,这是很危险的,一旦出事还是要有伤亡的。”
上汽大通新一代校车
据了解,上汽大通新一代校车首发时,还展示了其车内空气安全质量报告,成为国内率先通过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安全的轻客类校车。同时,在政府和学校采购校车时,上汽大通还公开地向求购意向者展示大通校车的制造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然而,车内空气质量的达标,只是上汽大通校车360度+360度安全体系的冰山一角。上汽大通校车凭借笼式全承载车身结构,以及主被动安全配置,率先通过翻滚、碰撞检测,做到在标准框架内对细节的全面把握。
孩子最重要 好校车得到更多采购
据悉,上汽大通安心版校车的售价已经进入到20万元左右的区间,比同类校车价格高出4、5万元,但是仍然有较多的省市能够接受。究其原因,是因为不以追逐利益为目的,负责任的政府、学校都会采购真正高标准、有良心的校车。
对于校车运营难的问题,2012年也屡见报端。对此,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社会化校车专营的运营公司会是一个方向。”在他看来,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它本身就有专业的租赁公司,很容易转型成为专业的校车运营公司。
“由专业公司提供校车接送服务,等于说由这个运营公司直接和学校、家长签约,你家长可以选或者不选此项服务。对于这种商业模式,学校的主管单位教委会支持,学校也会支持,这是我们认为在今后发展会比较好的一种商业模式。”据该负责人透露,目前上汽大通正在与一些相关企业在谈这种商业模式的合作办法,除了上海还有涉及到其它城市的相关企业。
比如近日,20台上汽大通守护星专用校车正式交付巴士租赁公司。这些专业校车,将后续投入到全市各地区学校使用,并承担起日常通勤任务。上汽大通在全国范围内的校车建设开展一年多来,在《国家校车安全标准》以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指导下,与相关部门及运营单位积极联动、密切配合,探索出诸多可操作和复制的模式。在上海地区,上汽大通现已覆盖了包括巴士租赁、衡山汽服、锦江汽车在内的三大租赁公司,与其共同探索出了一条以租赁为主的上海校车运营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校对租赁公司提出用车需求后,由租赁公司评估用车学校的人数及路线,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校车采购,最终由上汽大通以专业品质的校车提供硬件保障。
可以说,中国的校车发展道路并不平坦,现在还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支持,以及民众深刻的理解。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伴随着上汽大通这样能够遵守校车标准并且高于校车标准的众多有良心又有能力企业的出现,伴随着民众对校车的理解不断深刻,伴随着营运模式的日益合理,合格校车一定会在中国遍地开花,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将会得到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