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上海车展上,一汽客车书记兼副总经理黄勇、一汽客车总经理助理马敬杰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谈到一汽客车的定位,黄勇表示,客车是一汽自主
商用车先进技术的载体。“客车是载人工具,和
卡车相比,对安全、舒适、环保等性能的要求更高。”他说。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一汽客车展出了两款新品
校车。这两款校车都是一汽技术中心开发的,采用一汽集团成熟的
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总成资源。黄勇告诉记者,近几年,一汽集团按照产品、营销、采购等全方位统一的原则,对旗下客车业务进行了整合。一汽客车是一汽集团从事客车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已形成长春、大连、无锡、成都四地布局。在产品上,一汽客车的目标是实现平台化、系列化,平台产品的研发由一汽技术中心负责,长春基地作为新产品孵化平台,新产品孵化成熟后再向其他基地推广。
虽然一汽客车目前还没有进入国内一流客车企业行列,但黄勇认为,他们拥有许多国内一流客车企业不具备的优势。一是依托于一汽集团技术中心的研发资源;二是一汽集团内部丰富的零部件资源,特别是发动机、
变速箱和车桥资源,目前正在逐步向客车专用化方向延伸;三是一汽集团的资金优势;四是一汽集团的人才优势,包括来自一汽解放和一汽集团旗下的合资企业的经营团队。
据马敬杰介绍,一汽客车在此次上海车展推出的两款新校车,不仅能够满足校车新国标的要求,还对标美国校车标准,进行了20多项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试验。
经过几年的探索,黄勇表示,一汽客车还处在打基础的阶段,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目前的重点是建立起企业经营的自我循环系统。“我们已经拥有公交车、公路车、校车、
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五大产品线,希望每条产品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他说。
黄勇同时坦言,不太适应国内大中型客车的行业和市场环境。他认为:“大中型客车和大工业生产、大流水线制造的乘用车、卡车不同,更接近改装、订制类产品。制造大中型客车也需要底蕴,但更多的是工匠性的底蕴。”
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不太规范的经营环境,也让一汽客车备感困扰。“一汽集团不允许旗下子公司有应收账款,考虑到国内客车市场的现状,客车公司是惟一的例外。” 黄勇说,“但是,一汽集团对首付款比例、付款期限等都有严格限制,零首付是绝对不允许的。”